超敏,过敏,类过敏,变态,假性变态——傻傻分不清楚
原文发表于知乎。
事情的缘由,是几个月前阅读公司的一份文件,某种药物的不良事件包括「anaphylaxis」和「anaphylactoid reaction」两类。如果随便找本辞典,也许都会译成「过敏反应」——于是稍微做了些功课,事实上后者在学术上一般译为「类过敏反应」。本来打算作文记录考据过程,后来因为事(lan)情(duo)太(tuo)小(yan),就抛诸脑后了……
这几天看到有人提问「什么是假性过敏?」,又想起那回事,接着考据一番,结果发现其中颇多曲折,确也值得提笔一记。
首先,看看手头有哪些概念:
- 超敏反应(hypersensitivity)
- 过敏反应(anaphylaxis)
- 类过敏反应(anaphylactoid reaction)
- 变态反应(allergy)
- 假性变态反应(pseudoallergic reaction)
有哪位知友可以辨析含义吗?恐怕罕有。
根据陈慰峰主编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《医学免疫学(第 4 版)》第十九章「超敏反应」的内容,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是同义词,而Ⅰ型超敏反应与过敏反应是同义词。
然而,根据维基百科,1906 年维也纳儿科医生 Clemens von Pirquet 首先提出变态反应的概念;1963 年 Gell、Coombs 完善发病机制,引入超敏反应一词,而变态反应范围缩窄,仅指代Ⅰ型变态反应了。
有矛盾,更糊涂了……我决定求助于某学术「懒惰」数据库 UpToDate。非常幸运,相关内容(条目:drug allergy,anaphylaxis)在 2014 年刚刚更新,且已经过同行审议(peer review),只是……有点复杂……
首先,得搞清不良反应(adverse reaction,原文讨论的是药物不良反应,但我相信外推不成问题)的分类:
- A 型反应(type A reaction):根据刺激物的性质(如药理学),给予足够剂量、暴露,即可预测发生的不良反应。
- B 型反应(type B reaction):根据刺激物的性质(如药理学),无法预测,症状、体征均与其性质无关的不良反应。
B 型反应,又称作超敏反应,继续分类:
- 对已知毒性、不可耐受性的过度敏感;
- 异质性反应(idiosyncratic reaction):大多数异质性反应机制尚不明确,可能与人体代谢及多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有关;
- 免疫反应(immunologic reaction):顾名思义,其发生由免疫系统介导。
这里的免疫反应,又称作变态反应,又分作四类(熟悉的来了):
- Ⅰ型变态反应(type Ⅰ):快速发作,由 IgE、肥大细胞和/或嗜碱性粒细胞介导;
- Ⅱ型变态反应(type Ⅱ):延迟发作,由抗体(通常为 IgG)介导,引起细胞破坏;
- Ⅲ型变态反应(type Ⅲ):延迟发作,抗体(IgG)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,在补体参与下沉积后引起;
- Ⅳ型变态反应(type Ⅳ):延迟发作,由 T 细胞介导。
一般地,过敏反应指的便是Ⅰ型变态反应。
接着看假性变态反应,有专门部分:
假性变态反应(pseudoallergic reaction)是一类症状、体征与免疫反应相似的不良反应,但尚未发现机制与免疫途径相关。它是异质性反应的一部分,也称作非免疫性超敏反应(nonimmun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)。
哎哎哎,怎么感觉一笔糊涂账啊!假性变态反应从临床角度,很难与真正的变态反应区分,因为症状、体征相近,甚至一模一样。有一些假性变态反应,免疫、炎症细胞「直接」激活,而非「经免疫途径」(大家好好感受一下),而大多数的机制仍然未知,可能还各不相同。不过,假性变态反应和变态反应诊断、预后、预防截然不同,无法依靠皮肤或体外致敏原检查确诊,也不会因为反复暴露而病情加重。
文后附赠表格一张,列出了常见的假性变态反应例子:
- 阿司匹林、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:加重鼻炎、哮喘,引起风团(也可能由Ⅰ型变态反应引起)、血管性水肿;
- 鸦片类制剂:引起瘙痒、风团;
- 万古霉素:输注时引起脸红;
- 环丙沙星:引起风团;
- 局部麻醉:引起晕厥;
- 鱼精蛋白:引起低血压、肺动脉高压;
- 胆碱:引起瘙痒、风团;
- 异烟肼:引起肝炎。
另外,有个学术机构名为「世界变态反应组织(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)」,提供了一套学习材料(2011 年 6 月更新),其中建议使用术语非免疫介导性超敏反应(non-immune-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或non-allergic hypersensitivity,非变态反应性超敏反应——大家再感受一下)代替假性变态反应一词。
似乎没谈类过敏反应?其实,这个词更有争议——一种观点认为,除 IgE 途径以外、由免疫系统介导的变态反应(Ⅱ型、Ⅲ型、Ⅳ型),称作类过敏反应;另一种观点却认为,临床表现类似过敏反应的非免疫性反应,称作类过敏反应。一家观点都统一不了,除了一点:咱现在别用类过敏反应这词儿了,成不?
到此大功告成,各位知友分清楚了吗?分不清楚也不碍事,毕竟国内大多数人都分不清楚(或者压根没注意过这个问题),尤其是普通人,「过敏」足以涵盖一切——「假性过敏反应」应该便是「假性变态反应」的误传。相对汉语译名,相应的英语术语显然更能准确地反应本意,难怪《Medical English》的作者 Ramon Ribes 医生建议所有非英语母语国家,医学生学习时均应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。
回到问题本身,我不知道题主是不是发生了假性变态反应,我既不知道她接触了什么刺激物,也未亲眼目睹她的体征,亲耳听闻她的症状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如果使用 Google 搜索「假性过敏」,共返回约 164 万条记录,排名第一的百度百科给出了 pseudoallergy 的英语术语,几位挂着「皮肤科」牌子的知友竟没人去探究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