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薇薇安遇见约翰

Pompa mortis magis terret, quam mors ipsa (It is the accompaniments of death that are frightful rather than death itself). — Francis Bacon

观看《Wit》,是在北大医学部的伦理学课堂上。片中的临床工作者未尽知情告知(informed consent)义务,无视受试者耐受能力,缺乏积极有效的安慰沟通,无疑是临终患者痛苦的部分源由。

然而,女主角薇薇安突然被诊断为晚期癌症,面临死亡威胁,自始至终的心路历程更值得浓墨重彩。事实上,她是隐藏于统计学结论背后的极端个例。文学教授,事业成功,个性刚强,决不妥协,却内心封闭,孑然一身。一方面,她心思纤敏;一方面,她又身披尖刺硬壳——这样的她,注定脆弱时远甚常人。

幸运的是,她遇见了诗人约翰·多恩(John Donne),她的研究课题,1623 年从鼠疫蔓延下死里逃生的圣徒。他曾留下这样的诗句「没有人是孤岛」,或许薇薇安一直以来都不以为然。可意料之外的局面,使她被迫重新审视过去,思考自己的处境——面对导师,面对学生,面对同事,无时无刻不如「孤岛」一般。而今这样仓促、痛苦的结束人生,难免与约翰一样,以为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。

随着时间推移,薇薇安逐渐冷静,恐惧散去,喃喃自语又忆起多恩的诗句:「人们小憩一会,精神便得以永远晴朗,便再不会有死亡,死神你自己将死亡」。反复吟诵,心绪竟明朗起来,近在眼前的死亡也不再萧瑟。看上去不堪的人生,同样具有积极的一面。她的学生始终庆幸自己能够选到她的课程,并折服于她坚韧的品性。弥留之际,她严苛的导师来到病榻前,搂她入怀,满脸慈祥好像回到数十年前,劝她多多与人交流的时候。那一刻,她终于确信自己成了「大陆的一片」。

约翰·多恩也是不屈不挠的抗争者。留存的 54 篇诗歌、十四行诗,足足有三分之二在探讨死亡,简直沉溺其中,不可自拔。约翰虔诚的信仰,残酷的经历,引导他执着于对生命的思索。在他眼中,死亡从摧枯拉朽的劲敌,成为医治生命疾病的唯一手段,乃至通向主的最终道路。薇薇安与他际遇相逢,相信多少能感同身受。

《死亡诗社》里提到:「我们读诗写诗,并非因为它好玩。我们读诗写诗,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,而人类充满了热情。医药、法律、商业、工程,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,是维生的必需条件。但是,诗歌、美、浪漫、爱,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。」感谢文学,感谢约翰·多恩,他们引导薇薇安了望生命的彼岸,意识到死亡不过是生生不息的转瞬即逝——

恰如当年,导师对她的谆谆教诲:「Death is a comma, a pause… It’s not wit, it’s truth.

参考资料

  1. 约翰·多恩作品《No man is an island》。
  2. 约翰·多恩作品《Death, be not proud (Holy Sonnet 10)》,汪剑钊译文。原文为「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; Death, thou shalt die」,影片中引用版本为「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, Death thou shalt die」,前后差了一个逗号。
  3. 杨腓力谈约翰·多恩的《丧钟为谁而鸣》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