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「民主」的三个问题

民主离我们很近,打开报纸、收音机、电视、网络,各种媒体总有人谈「民主」;民主离我们又很远,几乎没有人能够准确道出究竟何为「民主」、如何实践「民主」。从五四运动至今,「民主」一词已经深入人心,但也仅仅作为口号。那么,民主到底什么样子?一种思维方式,一套政治体制,抑或一张「非黑即白」的选票、一句「少数服从多数」的口号?我着实糊涂,直到遇见寇延丁、袁天鹏的小册子,《可操作的民主》

顾名思义,这是一个身体力行民主思想的故事。两位作者大幅精简《罗伯特议事规则》后,向安徽省南塘村村民推广,帮助他们合作社议事时,能够通过民主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。全书文字平淡,却将整个精简、推广、操作过程娓娓道来,提供了完整的民主落地实例。书中的智慧交锋、谨密思考,令我受益匪浅,更难能可贵的,是解答了我的三个问题。

第一,「民主」是什么的问题。

有人说民主是一人一票,「少数服从多数」——这既丧失了对少数方作为「人」的尊重,又把你进我退的博弈片面化成你死我活的斗争。有人说民主是尊重「我」的权利、听「我」的——那么别人的权利谁来尊重,别人的声音谁来听?所以,「民主不是表决」,「表决只是实现选择的方式」。民主的基础是充分的沟通理解,前提是必要的折中妥协,目的是保护个人或者群体的权利,「实现多方权益、回应多方诉求」。

再进一步,所谓的「个人或者群体的权利」,也远非字面如此简单,实际上包涵了五层含义:第一,「多数方的权利」;第二,「少数方的权利」;第三,「缺席方的权利」;第四,「个人的权利」;第五,「所有这些人加在一起的整体的权利」。显然,民主的实现,确实仰赖每个个体、每个群体对其它个体、群体权利面面俱到的考量和尊重。当然,以上内容不足以体现「民主」的全部理念,但这样的阐述,道理与事例相结合,循序渐进,仍属不易。

第二,向低教育水平人群推广「民主」的问题。

2011 年末,韩寒发表「韩三篇」,引发争议。文章直面国内不同阶层间的厚重隔阂,以及对「民主」认知的巨大鸿沟,认为如果人群国民素质、教育水平跟不上,很难实现民主化。当时的我,同样抱持类似的担忧,一方面对「民主」缺乏正确的认识,另一方面,在生活、工作中体会了太多这一人群带来的辛苦与无奈。

然而,寇延丁、袁天鹏却颠覆了我的成见,南塘村的例子至少证明,即使低教育水平人群,同样有潜力通过民主程序解决问题。其中的关键,在于「放弃习惯」,「改变思路」,根据村民的实际文化程度,「能理解多少就传授多少」,最终量体裁衣、因材施教,将厚厚的一册《罗伯特议事规则》凝炼成简明易懂的《南塘议事规则十五条》。

这样的观念转变,引人深思。因为特定人群教育水平过低,而放弃他们的民主化进程,事实上也违背了民主保护不同群体权利的精神。而特定人群教育水平过低的同时,许多高教育水平人士未能表现出相应的优势,墨守成规,缺乏改革、尝试的勇气。无论议事规则,或民主思想,「走进基层需要前提」,「也需要能力」,「草根『向上』的能力」之外,「精英『向下』的能力」不可或缺。

第三,「民主」习惯化的问题。

从某个角度而言,拿「议事规则」代表真正的「民主」内核,颇有些投机取巧的感觉,其实未必。一来「民主」再冠冕堂皇,归根结底为了解决实际问题,「议事规则」是当中的重要内容;二来「议事规则」受民主思想指导,同样反映「民主」的内涵,通过反复熟悉、应用,潜移默化间向人群传授了部分原则。

孙中山先生也曾提出,「搞民权的第一步就是让人们知道如何开会」,于是翻译改编了《罗伯特议事规则》,定名为《民权初步》,并在序言写下:「夫议事之学,西人童而习之,至中学程度,则已成为第二之天性矣,所以西人合群团体之力,常超吾人之上也。」可见假如「议事规则」成为群体的习惯,一样能够发挥不容小觑的威力。在神经科学领域,或许可以与「外显性记忆(explicit memory)」、「内隐性记忆(implicit memory)」类比。

总而言之,《可操作的民主》书中的经验弥足珍贵。争议的人群,新颖的手段,以及值得期待的结果,对中国的「民主」教育无不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。南塘试验未必「昭示着中国真正民主时代的来临」,却确确实实提供了「一个可以让民主付诸行动的、可操作的策略、程序」,难道这还不够吗?

评论